摘要:系统辨识是研究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讨论系统辨识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辨识精度、辨识方法的提出,辨识输入信号的设计,参数可辨识性与系统可辨识性,开环可辨识性与闭环可辨识性,可辨识性与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关系,可辨识性与输入信号的关系,以及与辨识方法收敛性相关的激励信号与激励条件,辨识算法收敛分析的基本工具,典型辨识算法的收敛结论等.
摘要:利用1993年和2004年长三角地区的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3个主要区域南京、上海、苏锡常及其周边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定量地评价城市用地扩展程度.结合2004年地表温度(LST)卫星资料,揭示了城乡LST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上海、苏锡常和南京11a期间城市建设用地动态度K分别为204.0%、354.3%和99.2%,苏锡常城市扩展程度最快;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LST不同,城市用地LST最高,其次作物地,林地最低;城乡之间平均地表温差具有季节变化,冬季最大,而秋季最小.
摘要:将气象数据分为离散数据、格网数据和要素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气象数据库,包括气象资料信息数据库、社会资料信息库、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气象空间数据库,并详细分析了气象数据的组织结构、表达和处理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GIS的气象数据管理与表达的处理方法.
摘要:为了提高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为天气预报以及各类气象业务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检查方法.该方法能对各类常规气象报文进行实时、准确地解码与译码,检查、订正不符合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编码规范的报文,并具备灵活的人机交互能力,以适应各类气象观测资料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该方法的应用,可取代传统的以气候极值检验为主要手段的质量检查方法,提高了实时资料处理的效率,并显著提升了相关气象产品结果的准确性.经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摘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资料获取主要是通过社会抽样调查.影子价格法是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采用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的10430份有效问卷,运用影子价格法比较分析北京市、上海市和广州市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公众气象服务方面产生的效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影响最大的是北京,其次是广州,最后是上海,并且认为影子价格参数的科学确定和问卷的质量是影响公众气象服务效益值的关键因素.
摘要:针对大规模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过程复杂及计算效率、精度不高的难题,在空间算子代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旋量表达的有关力学量和运动量,将包含机构拓扑关系及运动、力递推关系的移位算子直接与Newton-Euler递推动力学计算相结合,实现了广义速度、广义加速度、广义力和广义质量沿着链正向或反向递推,避免了交叉运算和不必要的积分运算,得到了高效率、高精度的动力学建模方法.该方法形式简洁、物理意义明确,适于计算机编程和运算,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摘要:根据图像和检测算子的特性,以相关性为准则,使用遗传算法对图像小波变换的尺度进行选择,从而构成一种自适应的高斯小波尺度空间.融合该空间下不同尺度检测的图像边缘,使得整幅图像的边缘细节丰富清晰,具有更好的抗噪性能.对测试图像使用Canny算法、单尺度、二进尺度和自适应尺度小波进行边缘检测,验证了该算法在去除噪声和准确定位方面的有效性.
摘要:应用DynamipsGUI软件开展小型局域网络的仿真,简化了网络的分析和设计.通过配置虚拟局域网中继协议和生成树协议,详细介绍了仿真实验的过程.在虚拟环境下,应用多类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不仅有益于网络配置技术的学习,而且符合真实的网络.
摘要:电网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利益的考虑,如果能够实现双赢,则二者共同合作满足区域用电将是缓解能源危机和供电压力的有效途径.应用Agent技术,将分布式能源系统和电网看作区域内的两类Agent,以实现各自预期利润为目标建立区域合作仿真模型,通过"调整策略-实现利润"的迭代过程获取二者双赢的边界条件及合作轨迹.最后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能源中心热电联产系统为研究对象,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摘要:介绍了雷电波在遇到串联电感时,不同的时刻折、反射系数会发生变化,雷电波通过它们时将发生波形的改变.雷电波的陡度降低,雷电波的电压幅值也相应降低.根据这一原理,利用ICGS冲击平台进行大规模的试验,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在多级电涌保护器的设计中,采用串联电感的方法可以降低电涌保护器的残压,相对地增加SPD的承受能力,提高电涌保护器的保护效果,对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考虑了一类具有分布时滞的高阶中立型双曲泛函偏微分方程.利用Green公式、Jensen不等式,通过特征值的方法,获得了方程解在两类边值条件下振动的新的准则,所得结果推广和改进了若干文献中已有准则.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联系电话:025-58731025 E-mail:nxdxb@nuist.edu.cn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